相关推荐资讯









大千世界
美不相同
但人们寻找美的脚步不会停止
而利家居瓷砖
则是融合万千之美于展馆中
创造了集美艺墅馆
利家居瓷砖不仅藏美
更是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们
一同探讨美的真谛
一同携手为消费者们打造
品质幸福家
今天
中陶君就带大家揭密
那些将在3月24日至3月26日的全国经销商峰会上
与大家共同探讨美学的设计师个人情报吧!
陈 鹤 一
学历
土木工程学/建筑学学士学位
职务
广西陈鹤一室内设计公司总设计师
广西启元建筑设计院环境艺术设计分院院长
广西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柳州分会会长
理念
用设计思维论证空间价值!
简介
他拥有十余年(建筑/室内)的设计经验,多次参与国家大型建筑及室内项目的开发与建设,从建筑的角度看室内空间,对设计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理念,注重人文、自然、社会关系的结合,以理性功能规划定义设计基础,追求用设计思维论证空间价值。多年来也一直从事教育工作,弘扬设计文化,具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,也受多所高等院校及同行培训机构邀请授课,受到广大师生及同行的一致好评。
部分奖项
➤国际空间大奖赛艾特奖(Idea-Tops)最佳设计奖
➤亚太空间设计大奖赛(APIDA)年度空间设计奖
➤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(CIID)最佳办公空间奖
➤中国“金堂奖”最佳设计奖
➤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年度佳作奖
➤师客莱德年度最佳办公空间设计奖 (工程类)
➤40 UNDER 40中国(广西)设计杰出青年
➤年度广西装饰设计影响力人物
........
作品欣赏
吴 振 宝
学历
室内设计学士学位
职务
ANSWER安生设计创始人及创作总监
1637艺术陈设创始人及创作总监
理念
共赢、共存、共识
简介
创立安生设计之前,曾在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研究院第二室内设计所任设计总监一职,2018年获得全球影响力华人典范设计师大奖及华语设计领袖榜TOP100,2017年法国“GPDP AWARD”国际设计大奖全球形象大使,2016年“IDG”国际大学生空间设计大赛实战导师,2015年至今作品数次出版国内外专业设计类杂志及书籍,带领ANSWER安生设计团队获得三十多项国际设计比赛大奖。
部分奖项
➤2018华语设计领袖TOP100
➤2018法国双面神全球形象大使
➤2018法国双面神奖创新设计奖
➤2018中国设计星
➤2018龙承奖金奖
➤2018金腾奖
➤2018中国浙江青年室内设计奖别墅豪宅金奖
➤2017金创意奖十大创新设计师奖
➤2017艾特奖住宅空间奖
➤2017IDS国际设计先锋榜住宅空间奖
➤2016艾鼎奖别墅空间设计金奖
➤2016中国营造空间设计大赛餐饮空间金奖
➤2016(IADA)国际艺术设计大赛住宅空间金奖
.......
作品欣赏
程 诺
个人履历
杰出青年设计师
合肥装饰协会会员
宿州装饰协会副秘书
1918装饰公司创始人
一九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
毕业于安徽工程科技学院
中国国内室内设计师之一,是合肥装饰协会会员及注册室内设计师、荣获杰出青年设计师之称,是1918装饰公司创始人。经时间的磨炼,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,创立了一九设计工作室。并且荣获2017年广州设计周4040设计杰出青年,2018年广州设计者4040安徽设计杰出青年。
理念
设计一种生活,设计一种生活方式。
简单的理解这句话,一切的设计都自然源于生活中,只有贴切生活的设计,才是永恒的设计,生活中任何一个事物,都是人们生活周遭能接触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设计。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设计师,与我们密切而不可分隔。
作品鉴赏
廖 武 云
个人履历
玖零空间设计创始人
国家注册高级设计师
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会员
广州设计周十大优秀设计师
筑巢奖优秀作品奖
进修于清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
理念
每一个空间都有它独特的背景,深入研究空间的功能和规划运作是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,以文化为中心,打造富有新意的室内空间,给空间新的生命。
作品鉴赏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
消费的方式与需求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
如今的消费者所追求的不仅是品质
更加追求的是“个性”、“定制”与“幸福”
针对消费需求的变化
利家居瓷砖不仅邀请以上四位知名设计师
为大家答疑解惑
更是邀请到台湾著名设计师唐忠汉
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风格见解
全方位阐述“品质幸福家”这一概念
唐 忠 汉
中国 台湾
台湾著名设计师
设计理念
专注于室内设计
体验空间、光影、材质、细节四者
设计风格透过以人为本的思考
探索现代东方的住宅方式,回归真实的需要
住宅不仅是满足基本的需求,而是到达体验的感受
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设计,而是对于生活的深刻体会
部分奖项
作品展示
看完以上5位设计师们对各自设计理念的解说
以及作品的展示
各位小伙伴们是否对利家居瓷砖即将举行的
全国经销商峰会
充满期待了呢?
另外
还有3位神秘设计师又会是谁呢?
有待诸位来猜测
来挑战我们的默契程度吧
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