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份额的决定力量

来源:成功营销 2005-12-16
阅读量:1859

    不是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使品牌强大,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才是决定因素。诸如麦当劳、星巴克、劳力士以及其他众多的品牌之所以如此强大,是因为它们统治了所在的市场区间。

    从根本上来讲,有两种方法可以提升销售额:1.扩展品牌;2.扩大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。多数公司将注意力放在第一点上,即扩展品牌。虽然这在短期内似乎很有效,但是对品牌的扩展最终会削弱品牌的影响力,并在进程开始之前就初现端倪。

    扩大品牌的市场份额相比要难得多,但这是更好的策略。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,该品牌的影响力就越强。当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半或者以上的份额时,它便占据了主导地位,以至于使竞争对手赶超它是几乎不可能的。

    产品质量上的真实差异几乎很少成为领先品牌持续成功的要素。经历了一段时间发展后,同品类的大多数品牌都将非常相似。这样一来,消费者注意的便是品牌自身带来的差异。认知引领现实。星巴克咖啡更好喝,只是因为消费者认为它更好喝。

    市场份额越大,品牌的统治力度越强,该品牌对消费者认知购买行动的影响越大。所有独立包装的糖果棒都差不多,因为没有哪一个品牌在该种类中占据统治地位。然而市场上的番茄酱却不一样,因为,亨氏统治了番茄酱市场。

    品牌在市场份额的占领中,每提高一个百分点,会带来两个结果:1.提升该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影响力;2.削弱竞争品牌的品牌影响力。

    市场营销战役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在该品牌类别占据统治地位,一旦如此,品牌本身就会成为该类别的代名词。

    由此令人想起通用汽车Saturn(土星)品牌的伤感传奇。

    销量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。1994年,Saturn经销商的平均销量比其他品牌经销商要高很多,44000位的Saturn拥有者和家庭参加了位于田纳西州春山市的“回归Saturn产地”活动。

    那么接下来Saturn是怎么做的?它是试图扩大市场份额,或者是试图扩展Saturn品牌,开发更大、更昂贵的款式?通用的抉择是扩展Saturn品牌。

    1998年2月9号出刊的《汽车新闻》中,引用了通用汽车的北美区销售、服务及营销副总裁Ron Zarella的话:“我们会尽各种可能来帮助他们开发更多的产品类别。”1999年1月,Cynthia Trudell 接任统管Saturn,当然如你预期的是,她就职后宣布的首件事就是指出,Saturn确确实实在寻找扩展品牌种类的办法。

    两年后,Trudell女士下台,Annette Clayton接任。然而战略并未因此改变。“我在即将到来的未来之重点”,Clayton女士说,“就是做好将SUV投放市场的准备,以及做好品牌下各类别产品发展的定位。”当Bob Lutz上任通用汽车主管产品研发的副主席时,他听上去还是持同样的腔调:“我们在投资Saturn的未来,因为品牌的内涵非常好。它只是需要更庞大、更振奋人心的产品种类列表。”

    这样的努力无济于事。Saturn销售量在那几年中出现很大波动,但是再也不能重现1994年的鼎盛。2004年,平均每个Saturn经销商只卖出了483辆车,只有十年前的一半。

    若非扩展品牌,Saturn当年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?如果是我,我认为是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。在它的全盛时期,Saturn占据了“小”汽车或者说经济型汽车类别16%的市场份额。在小汽车市场23款车型中,Saturn仅次于福特的Escort。16个百分点并不是该类别中最大的市场份额。与其投入上千万美元研制更大的Saturn车型以及SUV中,我宁愿将这笔钱投入到改进基础的S系列车型以此来“捕获”一部分其他的、Saturn未占有的84%小汽车市场。

    事实上,重新设计的Saturn S系列进入市场,已经是11年之后的事情了。1994年,Saturn S系列的销量比本田Civic多7个百分点;而到了2004年,Civic的销量比S系列的替代品Ion多197个百分点。

责任编辑:admin

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:

了解更多请移步微信公众号
0条评论
相关推荐资讯
海报
中陶网APP下载